学院要闻
信息工程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新学期新教师首轮磨课活动
时间✣:2025-08-14来源:宿航院信息工程学院浏览:265
为助力新教师提升教学能力、夯实教学基本功,2025年8月14日下午🪿,信息工程学院在实训楼311、312室组织开展了新学期新教师首轮磨课活动。本次活动分两组进行💍🧥,分别由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新桥与副院长曹稳根主持🫴🏻,各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🏊,六位新教师依次展示教学风采🧗。
活动开始🤮,曹稳根教授发表讲话。他强调🕯,磨课是新教师站稳讲台的关键环节,新教师需在正式开学前通过反复打磨课程设计🏰、优化教学方法🧒🏿,提升课堂把控能力;同时,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8️⃣,从教学内容、互动设计到教态语言,为新教师提供全方位指导🏟,助力其快速成长⚀。王新桥院长进一步指出,新教师的“第一堂课”至关重要,不仅是个人教学能力的首次展示,更是学院教学质量的直观体现💿。他鼓励新教师以“高标准🧎🏻♀️➡️、严要求”打磨课程🤗,注重知识传递的逻辑性与学生参与度🍚,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好头、起好步🦅。
在磨课环节中👨🏻🚒,六位新教师围绕不同课程展开教学展示🧏:
李鑫老师以《数据结构与算法》中“树与二叉树”为核心内容🏄🏻♀️,通过引入“家族族谱”这一生活化案例🧃,将抽象的树形结构具象化,帮助学生理解“根节点”“子节点”等概念🤔;随后🏌️♀️,他结合动态演示工具,逐步拆解二叉树的遍历算法🧘🏼,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规律。曹稳根点评时指出,李鑫案例选择贴近实际,动态演示有效降低了理解门槛,但需注意课堂节奏把控👈🏼,避免因案例讨论时间过长导致后续内容仓促🥹。

胡健威老师在《计算机应用基础》“PowerPoint基本操作”课程中,以“制作一份校园活动策划PPT”为任务主线,通过“分解步骤-示范操作-学生实操-即时反馈”四步教学法,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幻灯片布局、动画设置等核心技能。王新桥评价称,胡健威的教学设计紧扣“做中学”理念,任务驱动模式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,但需加强对学生作品个性化指导🤢,避免模板化输出。

李宁老师针对“邮件合并”这一办公自动化高频技能,设计了“批量生成学生成绩通知单”的真实场景案例🏚。他通过对比传统手动录入与邮件合并的效率差异,凸显技术价值🧛🏿♀️,并现场演示了数据源整合0️⃣、规则设置等关键步骤💺。曹稳根肯定了李宁“问题导向”的教学思路🧍🏻♂️,强调实际应用场景的引入能增强学生学习动机,同时建议增加“常见错误排查”环节,帮助学生应对实际操作中的突发问题🚺。
祁硕老师在《计算机应用基础》“进制转换”课程中,以“二进制与十进制如何影响计算机运算速度”为切入点,通过“猜数字游戏”互动环节🧏🏼♀️,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进制转换规律;随后,他借助数学公式推导🛌🏿,系统讲解了不同进制间的转换方法🕺🏿。王新桥认为,祁硕将游戏化元素融入理论教学,有效化解了枯燥感,但需注意公式推导的深度把控,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。

房子屹老师在《经济法基础》“经济法基本理论”教学中,以“某企业合同纠纷案”为分析对象,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法律条款适用性,并引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作为延伸阅读材料📏。他通过“案例解析-理论提炼-实践反思”的逻辑链条,帮助学生构建“法律条文-现实场景”的关联思维。曹稳根点评时强调🧑🏿✈️,房子屹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自然流畅🔟,案例选择兼具典型性与时效性❓,但需进一步优化课堂时间分配,确保理论总结环节更加凝练🥴。

任学俊老师围绕《深度学习开发应用》“线性回归”主题,以“房价预测模型构建”为项目载体,通过“数据收集-特征工程-模型训练-结果评估”的完整流程演示,展现了线性回归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。他结合代码实时运行结果,动态解释了“梯度下降”“损失函数”等核心概念。王新桥指出🏇👳🏽♂️,任学俊专业功底扎实,项目设计贴近行业前沿🧚🏼♀️,但需注意降低技术术语使用频率,增加可视化工具辅助讲解,帮助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突破理解障碍。

活动尾声,王新桥院长作总结发言。他再次强调“第一堂课”对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性,要求新教师以此次磨课为契机,认真吸收专家意见🧙🏼,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🧜♀️;同时号召全体教师以“精益求精”的态度投入教学准备📉,共同推动学院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。
此次磨课活动不仅为新教师搭建了展示与成长的平台🍃,也为学院教学团队提供了交流互鉴的机会。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通过“以磨促教🧚🏻♀️、以评促改”的方式,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📦,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撰稿:王晓晓
编辑🔦⚈:王晓晓
审核🍁:王新桥

